近日台灣新聞媒體似乎只看的到兩類新聞  一是陳水扁家族貪污洗錢案  二是關於國際金融風暴的相關新聞

 

今天在中時上看到一則不錯的評論  討論了台灣DRAM產業紓困案的問題  在此轉貼文章超連結

<美國汽車與台灣DRAM>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121600166,00.html

 

此篇文章批評重點落在台灣政府決定大舉紓困DRAM產業的輕率  以及產業本身缺乏自救策略 只是一味開口跟政府要錢等等...

 

其實會對這篇文章心有所感  乃是因為我們從媒體上了解  台灣政府的手實在太鬆了  相關監督機制不是不完善就是運作成效不彰  從國安基金護盤股市  郵政儲金轉存各中小銀行進而紓困企業  或是這邊講到的產業紓困

 

這麼多案子  投入這麼多錢  這些都是百分之百的民脂民膏啊  那為什麼政府需要用這些納稅人的錢去救特定的產業或是少數的投機市場玩家呢?

 

當然要救也不是不行  只是我們沒有聽到金援的標準何在  沒有看到完善的金援配套措施  沒有民意機關或是專業政府部門在經過"專業審慎"的評估後  告訴國民  這些產業  這些人  為何不能不救?

 

我們只聽見政府說:要救

but...why? 

 

難道那些公司治理本身就有問題的企業也要救嗎? 難道市場法則的去蕪存菁就不重要嗎?

這實在讓我無法不聯想到清末最"擅長"割地賠款的李大荷包鴻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72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