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認為文章有必要以引經據典之多寡為好壞評斷標準。一篇文章成語典故滿紙,若是沒有新意,立論不穩,就算真引滿了聖哲先賢之言,也不能算是出色的佳作。

        但是今天在報紙上讀到教育部杜部長的言論,配上斗大的標題:「成語使人思想懶惰,是國文教育失敗」,真是使我冷汗直下,有種過往所學的價值被人踐踏的感受。更讓我不忿的是,杜正勝先生自稱為「胡適的信徒」,一向反對使用成語典故。我大大不解,胡適先生當年提倡白話文學眾所皆知,但是這就等同於反對作文引成語和用典嗎﹖

        依據一般台灣學生所受之近代史教育,對於胡適之先生及其作為的認識,多半在他提倡民主、科學,鼓吹白話文學這幾部分,但是有沒有提過胡先生反對成語和用典﹖我認為值得推敲。

        白話文的特色在於平易近人,寫出來的文章和說出口的語言基本上沒有什麼差異,這也正是它值得推廣的原因,因為文言文艱澀,要讀通讀懂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教育背景,讓當時的一般大眾在知識的獲取上受到限制,文言文因而成了一種有階級性的「士文學」。

        在胡適先生大力推動民主、科學的那個時代,對於西方先進思想的民智可稱尚未開化,對於民主和科學等新觀念的認識和接受,需要透過知識的普及才有可能廣泛推廣,因此需要白話文,需要一種更具可親性的文字表達形式,更何況,欲使國強,則民不可無智,白話文,確實是需要被推廣的。

        但這是否就等於成語和典故需要被揚棄﹖絕非如此。

        成語是一種精練的修辭,能夠只用短短的四個字,形容某種可能需要被長篇大論解釋的事情。當然成語要用的好,需要對其所指涉的事物認識明確,並且了解適合在哪種語境中被使用,否則很容易鬧笑話,就像陳總統對「罄竹難書」的誤用。

        杜部長還說了,成語會使人思想懶惰、一知半解,「有時甚至連半解都不到」,也會使人思想渾沌。

        這又是倒果為因的天大謬誤,要知道,對於成語的一知半解,引用錯誤,並不是成語本身造成的,真正的原因是引用錯誤者自身的懶惰,不求甚解,沒有花功夫去查明成語的真正涵義,杜部長指稱的國文教育失敗,不是因為成語造成的,學習態度懶惰才是原因,成語的被誤用和國文教育失敗一樣都是結果。

        再說到成語出處和典故,是否不符合現代社會的問題。杜部長說現在的小朋友看的都是安徒生、格林童話,成語背後的故事和典故現代小朋友不清楚,用成語,反而使要表達的感情淡泊,這又是杜部長邏輯上的不清楚。

         文學的世界無限遼闊,但是拿外國作品來對比討論「國文教育」中的成語教育,通嗎﹖再說,語言的使用必然的有累積性,歷史的背景本來就參雜在我們的文字用法之中,這也是語文教育需要傳達的部分,教學不可能在現代的語文教育中排除一切過去的源流,成語的歷史語境背景不是讓現代人不去學習的原因,反而應該是被認真傳授的部分。話再說回頭,安徒生和格林童話是現代的故事嗎﹖現在的小朋友看的更多的應該是「哈利波特」吧。

        如果說歷史的部分就應該被遺忘,不值得推廣,杜部長是先秦上古史的專家,那請問杜部長的專業又算是個什麼玩意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72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